拒绝内卷,smart 靠什么赢?

最近总是在街上碰到smart的新车。虽然如今的smart已经告别了双门设计,但圆滑的直通灯依然明亮,在车流中一眼就能认出来。

自去年9月smart品牌复兴以来,仅一年多时间就交付了45,873辆汽车,其中仅今年就交付了36,661辆。对于专注小型SUV市场,产品均价在20万元以上的品牌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

更难得的是,smart已经有25年的历史,从燃油车时代的两款车到“大聪明”Smart的动力形态发生了变化,产品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但品牌调性却始终如一,保持了原有的底色。

拒绝内卷需要真本事。

smart穿越周期的能力从何而来?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

1997年,当第一辆smart概念车在法兰克福车展亮相时,它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smart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城市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其小巧、时尚、个性化的外形完全打破了大众对汽车形态的固有认知。

时至今日,智能在城市交通中依然是潮流的文化符号,这也让智能汽车在用户心中成为了实用、环保、精致、个性的时尚单品。人们甚至会认为聪明的车主几乎都是潮人。

所以当电气化浪潮袭来的时候,“转型”这个词似乎并不适合smart,因为某种程度上并不是smart向电气化转型,而是电气化应该是smart最自然的归宿。

然而,电气化的无缝接入并不意味着smart的挑战会变小。2023年的新能源市场,内卷化和价格战是贯穿全年的主题。在这场激烈的厮杀中,smart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明确拒绝价格战,拒绝无效内卷。

smart品牌全球公司CEO佟湘北真诚地表示:“内卷化竞争不符合smart的长期发展战略。”

在我看来,smart作为一个全球化的品牌,应该确保每一个市场都能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smart不相信唯销量论,要维护品牌定位,照顾新老用户利益。

这种自信,当然来自于smart的品牌优势。smart是全球汽车行业中少数几个对用户有价值认同感的品牌。这种优势的神奇之处在于,消费者选择smart的核心原因更像是一种“情感价值”,这种价值无论栈多高都无法换取。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一年的20万级新能源小型SUV市场(不仅仅是纯电),去年交付的smart Genie #1可谓是断层领跑者。

这款“长大”的smart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专注于潜力巨大的精品车市场,更重要的是,在这款车上,你依然可以看到潮流的设计,感受到先锋的品牌理念,类似于上个时代smart的双门车。

智能精灵#1成功的背后,也离不开伴随智能成长的粉丝和用户。今天,他们可能已经成为追求生活品质的潮流家庭,当然,还有新一代的潮流个体。

今年6月,smart推出空更大的Wizard #3,满足更多家庭用户的需求。此外,smart现在保留了Babos版本,以满足小众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可以说,在每个时代,smart都能以用户需求为驱动进行创新,并能保持持续迭代,这是smart拒绝内卷化的基础。

感情之外,靠技术。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讲情怀的人是无法和有实力的人竞争的。2023年开始“全速运转”的Smart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产品和技术上投入巨大。

在上周的广州车展上,smart一口气带来了smart Elf #1和smart Elf #3共7款不同的车型,还推出了售价23.99万元的smart Elf #1白金版。

而且,面向未来市场,smart计划从2022年到2025年每年推出一款全新的机型,实现“四年四款新旗舰机型”我们的目标是为不同的细分市场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标签符号。

据传,除了现有的Elf #1和Elf #3,smart还将重现电动版的双门双座车型,或许命名为Elf #2。作为微型车的鼻祖,smart在新能源时代将如何满足个人快感?我们将在这款产品上看到答案。

同样值得期待的,还有智能等技术领域的布局。在这方面,smart将专注于创造差异化的体验。

例如,在核心智能驾驶技术上,铂金版车型已推出smart Pilot Assist 2.0,成功进入智能驾驶第一梯队,而smart Pilot Assist 3.0将于2024年底推出,将采用NVIDIA Orin平台,配备激光雷达,具备城市飞行员辅助驾驶能力。

差异化的好处是smart对安全性的标准更高。而这得益于“中欧双核,全球布局”的战略。

smart Brand Global公司R&D副总裁杨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ADAS发展很快,但在欧洲,规定是以安全为导向的,功能的落地必须严格遵守。。这相当于为智能驾驶功能设置了更好的体验和更高的安全性。双重标准”。

在智能舱领域,smart未来将采用AMD V2000芯片,比骁龙8295芯片强大一倍,相比同级别其他车辆具有碾压优势。

在品牌和产品之后,还有智能服务的年轻化。网络建设方面,智能自建充电站试点项目将陆续上线,未来将支持跨城市800V过充,提供高效充电体验。

在销售方面,斯玛特推出了D2C直销代理业务模式,构建了多层次的销售服务网络,预计年底全国渠道布局将超过200家。在配套车主服务方面,4月份发布了smartcare服务品牌,将为智能车主带来更高品质、高标准的服务。

写在最后

在过去的25年里,smart一直是城市交通潮流文化的象征,它不仅创造了微型车的产品形态,还与电气化时代无缝对接。

未来25年,在智能化的大趋势下,smart将以更独特的品牌形象、差异化的R&D实力和前瞻性的智能理念,从同级别产品领域中分离出来,并不断进化,保持领先地位。这也注定是未来smart持续发展和领先的关键。

结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拒绝内卷,smart 靠什么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