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汽车行业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出品方:电气星球新闻
作者:思考者,于飞
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昨天落下帷幕。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百人会在网络上的讨论和“名场面”的内容方面更加激烈和热烈。
李斌和何之间的亲密互动甚至盖过了他们讲话的内容;去年在会上谈组织建设的李想没有演讲;韦小立四位CEO同框照片在舆论圈引发无限感慨…
除了舆论场的调侃,大会本身也贡献了精彩的演讲,甚至有现场PK,尤其是智能驾驶。
赛场外,智驾圈弥漫着“武侠无第二”的激烈战斗氛围。在百人会智驾专场中,何肖鹏、余承东、王云鹏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和合和合”表演。
另一方面,DJI汽车推出了7000元的城市试点方案,同时其平台可应用于油电两种能源类型,这是本届百人会的另一个热点。
为此,智能驾驶成为了我们今天文章的主题。
不仅仅是因为智能驾驶正在走向快速普及的阶段,更是因为2024年智能驾驶的普及正在朝着好玩和你死我活的方向发展。
我们开始吧。
带头“一点点”
在余承东和王云鹏面前发言的何,可能没有想到他对小鹏智行能力的描述会成为那天智行能力对比的“坐标轴”的原点。
作为一家诞生至今的智能企业,何肖鹏在百人会上的主题无疑是智能驾驶。
会上,何肖鹏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行业内有一个趋势是“在未来18个月到更长的时间内,高级别智能驾驶的转折点将会到来”,而且智能驾驶产品将会更智能、更便宜。
无论是随后宣布即将推出10-15万辆A级轿车,还是在整篇演讲中强调小鹏的智能驾驶能力,我们都可以看到小鹏深度参与甚至引领这一发展的信心。
近两年,在智能驾驶普及中势不可挡的华为BU自然不能错过向行业和外界传达其智能驾驶能力的机会。何肖鹏的演讲成了余承东借鉴的“板子”。
余承东上任后,照例对内容进行总结,然后将话题引向智能技术。他说:“过去,我知道在这个领域,就智能停车和智能驾驶而言,和肖鹏是中国最好的制造商,但今天,我们来了之后,我们必须改写这个行业。”
当时正坐在台下,现场爆发出一阵笑声。随后余承东笑着补充道,“我们的ADS高级智能驾驶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座舱和智能驾驶都认可我们的体验是最好的。”
不过,他在演讲结束时也承认,由于制裁,华为供应链的成本很高,在30万以下的汽车上使用华为的ADS智能驾驶系统“仍然有点挑战性”。只有安装在30万以上的汽车上,汽车BU才能“盈利”。
要像小鹏一样推出10-15万的A级轿车或30万以下的轿车,华为BU只有在扭亏为盈并积极发展后才能实施——先生存,再谈梦想。
本来我以为余承东cue完何肖鹏之后,这个互动就结束了。我从没想到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总裁王云鹏,而是把头转向了余承东。手机测温软件
2023年,百度首款纯视觉智能驾驶ANP率先运行,OCC占领网络上车。王云鹏表示,经过评估,它在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方面优于大多数配备激光雷达的汽车:
“俞总经理刚才说得对。现在华为的智能驾驶在国内真的非常领先。经过我们的评估,百度只领先它一点点,这非常困难。”
你说你比小鹏好,所以我说你比他好一点。那是一个好诡计。
在讲台上轻松调侃,舆论圈硝烟弥漫。
自年初宣布“全国都可以开车”以来,2024年智能驾驶的传播就进入了势均力敌的舆论战阶段。今天你在城里比我好,明天我在村里比你好。
百人会的“他和他和他”只是今年营销大战的其中一个节点。
谁真正先造福于民?
除了智能驾驶功能,今年committee of 100的另一个趋势是进一步探索智能驾驶的成本。
今年,中高端市场将走向智能化瓶颈期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普遍观点,下沉市场可能成为聚焦智能化的新车的下一个销量增长点。
何此次在百人会上的智能驾驶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围绕着10-15万级别的A级车即将推出的消息展开,也就是去年8月份收购的MONA。
在他看来,智能驾驶未能成为用户购车前三大决策项的原因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太贵了”。在此期间,小鹏的光视觉方案得到推广,将在第二季度实现的大模型上车。“我相信今天已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无论是智能驾驶的聪明之处,还是上车的大模型”。apink秘密
除了小鹏的莫娜,DJI的沈冕也喊着“开价”。
这句话指的是DJI车载“Line Platform”已经量产的7V+32TOPS方案,只需更换计算芯片即可升级为100TOPS无地图城市导航方案。
沈敏透露,最初的32TOPS基础版智能驾驶方案的整个系统成本约为5000元,升级后的100TOPS版本的硬件成本约为7000元。后者将在4月北京车展前展示并开启试驾体验。
在沈棉口中,这种升级方案不需要改变传感器配置,因此他们可以控制成本,将“无地图”城市智能驾驶体验下放至13万起步车型,并力争在三年内成为20万级市场的标配。
2024年全年,我们将见证硬件成本在万元以内的智能驾驶方案乱象。DJI汽车今年将全力以赴,还有米利森智行、黑芝麻科技、荣源七星等。也将正式进入游戏。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将高级别智能驾驶分散到下沉市场已成为主流趋势之一。不过,这项措施首先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即首先要证明其智能驾驶能力在中高端市场足够硬,才能让更广泛的受众相信其可靠性。
36氪智能科技副总裁陈奇也提到了这一点。
他表示,在过去两年用户心理变化的背后,是由至尊团队构建的完整R&D系统的推动,超过80%的用户选择了智能版至尊氪007。
另一个例子是蔚来的第二个品牌悦道,它被称为“勇敢和善于战斗”。它还需要NIO品牌的NOP能力来代言,就像小鹏的MONA一样。
智佳,你会制造噪音吗?
在这一次的百人会上,沈敏宣布了另一件事,那就是SAIC-大众途观L Pro将是首款配备DJI车载“平台”的燃油车。
短短半年时间,我们经历了“油电同价”、“电比油低”,再到现在的“油电同智”。油车保值的神话和电车的智能优越性似乎都意味着过滤器坏了。
从乐观的角度来看,这代表着智能驾驶的舆论环境正在走向完全成熟。例如,舆论战,甚至是舆论战,现在正在渗透到智家的传播故事中。
如果何肖鹏和沈敏对市场的预测是真的,那么最早在明年,我们就可以看到超过10万辆智能电动汽车将加入“全国驾驶”的大军,路上将有更多遵守纪律的人工智能司机,互联网上将有更多智能驾驶视频,评论区将有更多令人兴奋的梗。
但要实现这一点,关键问题是:是否有智能驾驶,以及在10万级市场的优先级是否足够高?比如9.99万人没有智慧驾驶,11.49万人有城市导航。你会选择哪一个?
一边是高端市场一天比一天好,一边是入门市场真正的蓝海。2024年的中国智能汽车市场将比预期更有趣,但也可能更浮躁。华硕A43EI243SD-SL
(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小鹏华为大疆百度们,为什么「吵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