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边雪
他是竞争对手,更是携手登顶的战友,这是对中国新能源车企更贴切的形容。
作为中国最昂贵、最前沿的行业,年初打响价格战的新能源汽车让市场始料未及。无论是打响价格战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还是市场份额强劲的增程式汽车,“内卷化”的集结号吹得更响了。
面对2024年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谁将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脱颖而出成为“新王者”?3月16日,封面新闻记者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委员会上注意到,车企大佬们已经率先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新能源车企赛道进入总决赛了吗?
“中国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成功路径,不仅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还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培育新的优质生产力。”长安汽车总裁王军认为,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势头不可逆转。“此外,我们还形成了较为先进和成熟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模式。”
“新能源汽车是一条荆棘之路,行业已经进入了惨烈的淘汰赛阶段。”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认同王军的观点,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他表示,中国市场新事物的速度和效率都快于国外,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随着研发力度的不断增强,新车数量迅速增加,中国新能源汽车改革进展持续深化,突破了迭代的临界点。
比特币吧贴吧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智科技CEO安聪慧。(来源:主办方)
同样作为先进企业代表,吉利控股集团总裁、36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也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有人抬桌子,有人下桌子,一些跨国汽车集团放缓电气化步伐,甚至有人担心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成为独角戏”。
对此,安聪慧认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代表着更先进的新品质生产力,这与传统燃油车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全方位的进化。例如,电动汽车看似比传统燃油汽车少了成千上万个零件,但实际上至少有10亿行代码,还有无限的需求场景等待我们去探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不断巩固和扩大发展优势,成为全球新能源转型的协同范例,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思朋汽车首席执行官何在论坛上发布了最新消息。他说,目前智能驾驶平均每100公里需要接管10次,未来应该减少到至少1次。未来18个月,高级别智能驾驶的转折点将到来,小鹏AI智能驾驶车型将于今年第二季度上市。小鹏将在一个月内在全球推出10万至15万元的A品牌产品,这些产品将配备小鹏的高级智能驾驶系统甚至无人驾驶系统,并将实现盈利。
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封面新闻记者拍摄)
与何肖鹏一样,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也在论坛上透露了新车上市的消息: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智捷S7因芯片短缺和工厂搬迁而推迟上市和量产,预计4月起恢复正常生产;此外,与江淮合作的车型价格将达到百万级。
余承东和小鹏在演讲中都表达了对自动驾驶领域的类似看法,即“智能驾驶尚未形成用户购车的关键要素”。对此,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裁王云鹏在演讲中分析了原因,认为“成本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好,不能让用户用不上就离开。”
谈什么是真正有竞争力的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表示,要从三个维度来看:一是标准场景的通过率;二是交通的效率;第三,行为让人感到舒适和拟人化。iphone4发布会
跨界企业助力智能驾驶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许多知名互联网公司并未直接造车,但随着新能源汽车跨界融合的深入,它们也与新能源汽车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我们相信阿里云是其中的一环,同时它也是基础设施中的一环。”作为云计算的领军企业,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汽车能源行业总经理* *表示,未来,云计算可能在智能化和全球化两个方面服务和支撑汽车行业。他还表示,阿里云的核心战略是“只做两件事”:一是AI驱动,以大模型为主;第二,首选公有云。
新能源能否在未来十年实现更快的飞跃,取决于它能否完成一次惊心动魄的飞跃,即能否洞察用户需求的变化。JD.COM集团副总裁苗勤表示,尽管JD.COM永远不会制造汽车,但它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一家基于供应链的技术和服务公司。“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演变为超大型电器。JD.COM汽车希望借鉴JD.COM的经验,做好两件事:一是为品牌提供新的全渠道销售渠道;二是为用户提供全新的一站式服务体验。”
在席卷而来的智能化浪潮下,汽车行业正在进入“摩尔定律”时代——1-2年更新一款车型已是不争的趋势。与此同时,汽车的本质属性也从技术驱动的交通工具演变为消费者需求驱动的移动生活空。
“人们对这款产品给予和寄予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希望它能够更加智能,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对于OEM汽车制造商来说,也有必要花费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来开发吸引消费者和挖掘用户体验的功能。”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表示,在工信部的指导下,2021年他牵头承担了国家重大创新项目“高安全全天候动力电池及电动底盘集成设计与开发”,在动力电池低温快充、CTC电池及电动底盘集成设计、高效电池系统热管理及低温环境应用、多层次电池安全防护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集成式智能底盘成为标准化、平台化的部件后,在行业内共享底盘架构将带来巨大的成本优势,即降低一款车辆开发的初始成本,并在多个车辆和车企之间共享该车型。”
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经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它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的巨大变革时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文胜表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见证并推动了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发展。“2014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刚成立时,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7.5万辆,而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这一数字已增至950万辆,渗透率超过30%。”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来源:主办方)
作为企业代表,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也在论坛上与百人会回顾了这段特殊的缘分。
李斌表示,他第一次参加百人会是在2016年1月23日,当时蔚来品牌还没有发布,但百人会给了蔚来一个发言的平台。他衷心感谢百人会为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创业公司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发言的平台。“2019年我们命悬一线时,陈清泰主席主动帮我想了很多办法,真的很感动。”今年天猫双11成交额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纷纷拿出看家本领 车企大佬为何在这场论坛叫板?|科技圆桌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