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市场上新事物的速度和效率都比国外快。”在3月16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委员会高层论坛(2024)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汽车产业电气化转型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回望过去,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了70年,从无到有,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消费国。去年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同时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中国品牌首次出现在全球十大汽车销量榜单中。
不止如此,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迭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2023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突破1300万辆,整体渗透率约为18%。其中,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约为788万辆,整体渗透率超过35%。
到2024年,这一趋势仍在加速。上周(3.4-3.10),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已超过48.2%。按照这个发展速度,王传福估计未来三个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可能超过50%甚至很高,形成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走到了前列并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这是行业同仁坚持创新和共同奋斗的结果。”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无论是AI算力还是电动汽车,最底层都是对能源的需求。人类发展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后,其实是能源类型的转换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张慧华任命
对能源的需求是什么?王传福解释说,中国历来煤电丰富,煤炭和水资源丰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相对较少。同时,未来将为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和丰富的应用场景。
据悉,我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去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历史性地超过火电,占全球总装机规模的一半以上。
“新能源汽车也是一条荆棘之路。”对于中国汽车电气化的未来发展,王传福仍持谨慎和相对保守的态度,即业界今天喜忧参半。饭否网
幸运的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很大。如果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平均渗透率从去年的35%提高到今年的45%,将增加200多万辆,提高10个百分点。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出口提速,其也将形成较大涨幅。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的国内汽车市场被严重卷入,价格战和淘汰赛接连上演。一方面,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结构性调整。放眼全球汽车强国之路,提升产业集中度是必经阶段。另一方面,经过20年的培育和成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阶段性调整阶段,企业需要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
“任何行业都是一个从0到1、从1到100的发展过程。”他鼓励业内同仁共同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更好更快发展。
显然,比亚迪正在以一己之力为国内其他车企打样。据悉,比亚迪在今年年初发布了玄寂架构,打破了车辆控制、智能驾驶和智能仓库的固有框架,将整车作为一个先进的智能体,提供安全高效的协同交互。
王传福还以仰望U8为例。全车配备了轻松泊车、高速爆胎控制、赛道无人驾驶等颠覆性技术功能,就像四个独立电机上的控制装置配备了眼睛、耳朵、神经和更强大的大脑,形成了集电气化、智能和效率于一体的驾驶体验。
在智能化的下半场,未来智电融合的综合智能是发展方向。只有为电气化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才能建造智能高层建筑。
音质最好的音乐手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王传福:新能源进入转型关键期,未来3个月渗透率可能突破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