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韬演唱会门票”打骨折”,流量们为什么卖不动了?

音乐会梦想破灭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演出市场红利期,不欢迎流量艺人?

11月20日,“黄子韬原价2368内场票降至262元”的热搜在社交平台排名第一。许多网友指出,黄子韬2023巡回演唱会广州站的内场门票原本是2368元。开业当天(11月18日),二级售票平台“破”至262元,比最低价368元还便宜。会场外甚至传出黄牛9.9元卖票,0元送票的消息,引得不少当地人捡漏。

更离谱的是,并未满座的内场区域也被看台上的球迷淹没,招架不了的安保人员只好“开闸放人”,而随意“灵活”坐着观看表演、争抢前排的人群也导致现场秩序混乱,极易引发安全隐患。

在今年演唱会市场井喷的背景下,这场流量偶像演唱会的低上座率也让大众大吃一惊:第一代流量“回归四子”之一是如何沦落到如此田地的?

流量偶像演唱会市场

细看之下,黄子韬演唱会的票价走势可以称之为“看他高楼起,看他高楼塌”。

早在11月5日,黄子韬就启动了原定于11月17日、18日在穗举行的两场演唱会的预售,门票价格从368元到2368元不等,与周杰伦、五月天等高水平歌手的门票价格持平。这种高定价在初期也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然而,11月9日,有粉丝发现自己的门票在直播间被打八折出售,退票抵制的声音愈演愈烈。直到12日,主办方宣布,由于黄子韬的健康问题,11月17日的演出不得不取消,并退款。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主办方发布公告的当天,18届只有368元和502元的门票售罄。

而且演唱会开幕前两天,黄牛票和售票平台上显示的门票价格就开始一路降低,直到17日晚,1993元的内场门票价格才从100元起步,比如380元。18日,8折、9折甚至不到100元的断裂价越来越普遍,有网友显示以底价90元收到了一张1998元的内场票。据一些黄牛说,黄子韬演唱会的上座率可能达不到50%。“内场座位不够,看台空,亏大了。”

然而,今年在音乐会市场上跌跌撞撞的不止黄子韬一个人。一些曾经的“拔尖”或当红偶像也遭遇了门票打折、销售滞销的尴尬局面。

比如今年8月,在《青春有你2》中C位出道的刘雨欣开的“Sinatra全国巡回演唱会”,就被举报售票情况不理想,480元到1980元不等的票档以近9折出售。以成都体育场为例。开幕式前两天,480元和680元的看台仍未售罄,1080元的内场在二级市场一度打折至195元左右。在粉丝圈里,也有粉丝推出了“补贴购票”的方式吸引路人买单,也出现了大量催购送票保证上座率的动员词。

和黄子韬一样曾经是第一代流量的LAY也没能逃脱门票打折的尴尬局面。8月13日,LAY北京“大航海2.5”巡回演唱会被指当天票价再次下降,所有门票折扣均为7折。

根据评测博主“答案看表现”发布的视频,据说“艺人张小帆船北京演唱会”内场票是以600元的价格买的,但这段曝光门票打折的视频也被报道下架。同样,Lil Ghost、KUN、The9等头部流量艺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

另外,除了人头流,一万场演出都有人赔了命,甚至一些中小型演出场所举办的“演唱会”也不一定能卖光。比如今年6月,孟美琪在北京的“让我们一起走过三周年限量站”演唱会,被指出演出场地只供不到2000人,但开出发票两天后仍有数千张门票未售罄。

不难看出,在目前日渐升温的演出市场,流量艺人的演唱会意外被边缘化,打折、滞销成为主流,难以与以往开发票的繁荣相提并论。以黄子韬2019年“2019是蓝的”上海演唱会为例,上座率高达96%,约1.1万人。黄子韬甚至定下了一个新目标,当场到鸟巢唱歌。

但现在,演出市场回暖带来的报复性消费,并未能让流量艺人如愿分一杯羹。相反,黄牛市场却上演了“百亿补贴”的尴尬局面。

为什么交通艺术家赶不上更温暖的快车?

中国演出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达167.93亿元,演出19.33万场。仅四五月份,全国每月就有近150场演唱会。但是,饱和的表演也不全是湿的。从第三季度开始,音乐节或音乐会临时延期或取消的现象越来越频繁。

从整个演出市场来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消费端的疲软期已经到来。经过近一年的大浪淘沙,头部艺人和情感艺人抽走了大部分所谓报复性复苏的市场红利,快速增长的演出内容使得供需严重失衡,导致粉丝消费趋于理性。

即使今年演唱会演变成集体狂欢,相对来说,流量艺人的主要受众还是粉丝。但随着选秀时代的结束,选秀火爆之后很难吸引新的受众,粉丝经济的红利期也在逐渐消退,相对难以出现TFBOYS、时光少年团等现象级的粉丝粘性。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上座率低,流量艺人活跃在演出市场的“亏本”演唱会,也是增加曝光率、积累口碑的一种方式。例如,我们注意到,虽然黄子韬的票价这次大幅降低,但许多前来观看歌曲的观众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出乎意料的好”。

这其实揭示了另一个原因,就是大众对流媒体艺人的音乐很大程度上是陌生的,甚至有一定的刻板印象。目前流量艺人的歌大多是模仿欧美日韩的流行音乐,听起来很国际化,但和当地听众联系不大,很难听到所谓的自我表达。这样,这些歌就只能让粉丝听了。这也是为什么偶像歌手花大价钱制作和预算的歌,除了粉丝没人听。原因是风格大于内容。

流量艺人演唱会的崩盘,也有其自身积累的花边新闻对粉丝购票吸引力的影响。作为以女粉为核心消费受众的艺人,、坤等人在爱情疑云和负面新闻的影响下,失去了不少粉丝。

【/s2/】说白了,绝大多数流量艺人缺乏大众层面的代表作和口碑作品,仅靠有针对性的粉丝受众难以支撑大型巡演。比如拥有《勋章》《我们的明天》等著名作品的鹿晗,今年开的“2023π日演唱会”在流量艺人中上座率相对较好。在黄牛手里,很多票也有一定的溢价。

另外,流量艺人的演唱会缺乏民族性和认知度,难以给消费者带来足够的社会货币价值。当看演唱会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和流行的项目时,一些受欢迎的演出也成为了网络名人的吸引力,如周杰伦、伍佰等高水平艺术家的演唱会,仍然很受欢迎。

另一方面,高昂的门票价格一直是阻碍观众买单的“拦路虎”,尤其是今年以来,演唱会门票普遍上涨了10%-20%,而相比其他类型的艺人,流量艺人的门票普遍较高,也被视为不划算。

当然,门票价格的波动也与演出成本和粉丝群的接受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流量艺人的粉丝群相对固定,价格接受度较高,因此定价较高成为默认现象。单场演出门票涨价也是为了保证演出不赔钱,但也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而且演唱会相关的交通、住宿等费用持续上涨,也使得非歌迷在考虑个人成本后选择观看演出。此外,随着“强实名登记制”的实施,不得转赠、不得退票或退票扣除手续费等新举措,大大降低了观众的观演欲望,非必要演出不付费成为当下观众的理性防线。

归根结底,流量的泡沫终究经不起市场的考验,粉丝的购买力终究有限。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还是需要作品来说话。

结论

今年演唱会的高人气让很多艺人过度膨胀,误以为观众的报复性消费是一场非理性的狂欢,从而急于收获一波。

诚然,最初的补偿性体验需求让从业者看到了爆发式的增长,但大家都想分享这个大蛋糕,这就转移了演出市场的供给周期。随着消费者趋于理性消费,量入为出,没有作品、没有实力、不能看重票价的流量艺人必然会被观众抛弃。

毕竟线上数据是可以刷的,线下表演者的头像是真实的。[/s2/]

一个流量艺人要想真正成为一个能支撑一万人演唱会的巡回艺人,就要有经过大众检验的口碑作品,高粘性的观众群,能吸引源源不断“入坑”的观众继续加入,这样才能带动供需循环。

不然就是为了割韭菜,难怪粉丝和路人挥手告别。

排版| A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黄子韬演唱会门票”打骨折”,流量们为什么卖不动了?